公眾號文章閱讀量如何輕松破萬?抖音號如何運營不到一年時間即漲粉26.6萬?微博如何入選“四個一百優秀賬號”和全國十大政法委微博?頭條號如何長期穩居全省前3?內容嚴肅無趣、數據慘淡、無人問津一直是官方賬號的頭疼之處,但“南陽政法”卻交出了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答卷”?!澳详栒ā钡男旅襟w小編祭出了贏取高分的秘籍,即堅信“‘能量’時代必將取代‘流量’時代”,并希望通過經驗分享,為其他政法機關官微運營提供借鑒。
從創作數量到質量都拒絕“躺平”
■ 高頻更新保持“出鏡率”
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很快,對于新媒體來說,只有保持高頻的內容更新,才能始終處于信息發布的前沿,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因此在這樣的需求驅動下,“南陽政法”在各個平臺的新媒體賬號都保持了較高的內容更新頻率,一日一更甚至一日多更,“南陽政法”頭條號日均發稿約60篇,微博也達到每日40條左右的發布量。除了注重發稿數量,話題的新鮮度也是能吸引受眾時刻參與互動的重要指標。如在反詐宣傳期內,“南陽政法”針對“廣東女子網上找工作3天被騙一百多萬”一事,順勢進行防詐騙宣傳,借助自身職能優勢與用戶形成良性互動和交流。通過緊貼熱點,參與公共議題討論等方式,保持持續的高質量內容輸出,提高賬號活躍度,在讀者面前刷足“存在感”。
■ 內容風格適配平臺,迎合用戶使用習慣
不同的社交平臺有不同的社交風格,進而吸引不同取向的用戶。因此想要打造多平臺的宣傳矩陣,僅是依靠單一的宣傳方式難以取得好的效果,而是需要洞察用戶偏好,打造適配平臺的風格以迎合用戶的使用習慣?!澳详栒ā敝饕男麄麝嚨馗采w微信、微博、今日頭條以及抖音等多個社交平臺,在不同的平臺上,“南陽政法”也做出各種嘗試。如在微信平臺,由于內容可操作的空間更大,因此更側重于傳播深度內容,將內容整合成系列以連載的形式發布,進而提升用戶粘性,做到用內容挽留讀者。此外還大量借助圖片和視頻傳播,提高內容可讀性。而在微博平臺,由于互動性和時事性更強,“@南陽政法”便發布高頻次簡短內容,結合每日熱搜榜話題展開討論,同時還與其他地區政法系統新媒體進行聯動,擴大聲量。此外,“南陽政法”在微博平臺還注重營造伴隨感,與粉絲互道早晚安,拉近彼此距離,從細節出發塑造賬號吸引力。
■ 選題“下沉”實現多樣化創作
選題往往是一個賬號的靈魂,對于政法系統的賬號來說,若只局限于政法領域,則難免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因此“南陽政法”在選題“下沉”上做出了嘗試,不僅關注生活性選題,更是將內容對準本地用戶,發揮區域優勢,探索賬號的服務屬性。如在南陽白河救落水兒童事件中,因看到好心人將落水兒童救上岸之后悄聲離去,覺得其品質可貴、精神感人,于是便對選題進行深度策劃,開展全城尋找好心人活動,從救人視頻到被救兒童父親發聲再到找到好心人,共發布三期視頻,獲得了不錯的傳播成績。其做到了在對選題價值進行充分挖掘的同時,還利用自身影響力促成了社會風氣的正面傳播,獲得全網的一致好評。
反向“拿捏”平臺運營機制
■ 找準平臺推送機制
對于新媒體內容發布者來說,平臺機制就像“無形的手”,對內容有強有力的鉗制作用,因此摸清平臺規則是成功的新媒體運營者的必備素養?!澳详栒ā本褪墙涍^對各個平臺熱門作品的觀察,研究考核和推廣機制,從前期的作品“遇冷”逐步轉變思路,進階為靈活運用政法資源設置話題、制造熱點的“老手”。如“南陽政法”曾在抖音發布“南陽一女子騎電動車摔倒,外賣小哥上前幫忙”視頻,關注當地好人好事中折射出的社會正能量,播放量達到714.8萬,點贊36.3萬。而頭條號則采取的是大數據智能推薦機制。所以在運營實踐中,“南陽政法”注重選稿和標題調整技巧,依據粉絲畫像對號入座、投其所好,從內容到形式全方位滿足讀者多元化需求。
結果導向,持續汲取經驗
對于新媒體工作者來說,日常的總結復盤是明確下一步工作方向的重要指標?!澳详栒ā本褪菍⑷粘5膬热輸祿鳛橹饕獏⒖家罁?,根據閱讀量、點贊量、評論量等維度的數據變動來調整工作方向。此外,榜單排行也是一個有效的評價指標,在作品發布后,會根據每周的新媒體排行數據總結經驗得失,視情對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以結果作為導向,不斷提升工作技巧。
不過,數據并不是唯一的參考標準,對于政法新媒體來說,保持媒介素養,以恰當的方式進行政法宣傳,幫助民眾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也同樣重要。因此“南陽政法”在工作中秉持著能量時代必將取代流量時代的信念,希望可以發揮自身力量幫助新一代以及未來人們更好的去學習、去創作、去傳播,用自身能量推動法治化建設進程。
作者:法治網輿情中心 任靜 中國傳媒大學實習生 馬佳音
指導專家:中國傳媒大學 陳銳
新媒體編輯:李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