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樹娟
近日,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緊密結合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深入推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斷源”行動和打擊偷拍偷窺“掃雷”行動。截至目前,共偵破案件140余起,打掉非法生產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窩點40余個,繳獲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及零部件10萬余件。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攝像頭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對提升安防效能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經濟利益驅動下,一些不法分子卻用其干起了違法勾當:有人將攝像頭安裝在打火機等生活用品內制作成竊聽竊照專用器材,有人在賓館房間、衛生間等場所安裝攝像頭偷拍他人隱私,有人非法破解、控制他人攝像頭并出售訪問權限,還有人在網上將各類偷拍視頻分門別類出售……從前端“技術研發”、生產組裝,到后端銷售,再到利用網絡售賣不雅視頻,偷拍已形成一條分工明確且密切配合的黑產鏈條。
這些不法行為不僅嚴重侵害公民隱私,而且還會滋生敲詐勒索、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影響老百姓安全感。偷拍現象之所以多發頻發,除了一些人的偷窺心理作祟外,還在于偷拍設備比較容易獲取。因此,遏制偷拍亂象,既要在后端形成多部門治理合力,也要對整個產業鏈條進行溯源打擊治理。此次“斷源”行動和“掃雷”行動不僅聚焦后端的偷拍偷窺違法行為,還全力追溯非法偷拍器材的生產來源,打擊非法生產窩點和器材組裝窩點,從源頭上阻止非法器材流入市場。這種全鏈條打擊整治偷拍黑產的思路和行動,必將有力震懾偷拍黑產從業者。
攝像頭是安防利器,不是泄露隱私的黑洞,更不是可以肆意侵害老百姓合法權益的“生意”。對于偷拍偷窺違法犯罪,只有全面升級治理手段,加大全鏈條打擊力度,形成不敢生產偷拍設備的強有力震懾、不能偷拍的嚴密法律約束、不想偷拍的思想自覺,才能有效斬斷偷拍違法犯罪的“黑手”,切實守護好群眾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