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蒲曉磊
7月11日至1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吉炳軒率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江蘇開展鄉村振興促進法執法檢查。
吉炳軒指出,依法促進鄉村振興,要堅決守住綠水青山,保障國家食品安全、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要科學推進鄉村建設,在建設美麗鄉村同時發展農村產業;要始終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使廣大農民的整體素質有很大的提高。
聚焦宜居宜業,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聚焦生活富裕,著力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聚焦城鄉融合,全面強化鄉村振興要素保障……7月15日,江蘇省省長許昆林在匯報江蘇省貫徹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情況時,對檢查組重點檢查的內容一一作出回應。
吉炳軒特別強調,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一定要把農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緊緊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來開展工作,下力氣解決廣大農民最為關注、最為急迫的問題。要切實尊重農民的權利,保障廣大農民的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依法確保農民群眾當家作主。
推進綠色發展守住綠水青山
方巷鎮沿湖村是揚州市唯一純漁民居住的漁業專業行政村。近年來,沿湖村先后實施填塘整地600畝,解決320戶長期以船為家的漁民上岸定居用地問題,實施1.29萬畝退養和257戶退捕工程,開展邵伯湖61.3平方公里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工作。
生態狀況不斷改善的沿湖村,以“漁業+”模式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帶動傳統漁業轉型發展。2021年,沿湖村旅游收入達2800萬元,村集體收入達245萬元,漁民人均收入從10年前的不足0.6萬元增長至3.4萬元,漁民經營的旅游項目有近10家年純收入達到30萬元以上,帶動本村400多人就業。
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法律責任落實情況,是檢查組重點檢查的一個內容。檢查組在檢查期間多次強調,依法促進鄉村振興,一定要堅決守住綠水青山。
許昆林說,在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方面,江蘇研究出臺“十四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扎實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配套制定實施辦法,聚焦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水環境整治、村莊清潔等重點任務,著力打造生態美、環境美、人文美、管護水平高的“三美一高”生態宜居鄉村,今年將完成4個示范縣、40個示范鄉鎮、400個示范村建設任務。
吉炳軒指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是守住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擔當,更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必要條件,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維系當代人福祉和保障子孫后代永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建設美麗鄉村發展農村產業
7月11日,在淮安市淮安區石塘鎮張興社區,檢查組看到一排排嶄新的房屋和一塊塊整齊的菜地。
“安居樂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內容、重要任務。安居,簡單說就是住得安穩,走得順暢;樂業,就是有活干、有錢掙。一句話,就是建設美麗鄉村,發展農村產業?!奔幷f。
石塘鎮黨委書記王海浪對此深有感觸。他向檢查組介紹道,張興社區根據省、市對農民住房條件改善工作的要求,結合人居環境提升和美麗鄉村建設,秉承宜居、宜業、宜游、交通便捷、產業配套的規劃設計理念,采取拆、清、新、綠綜合整治提升和集聚插建相結合的模式,對農民住房條件和整體環境全面改善提升,已新建55棟186套農民改善房。
“在‘樂業’方面,重點配套設施圍繞一站式為民服務建立黨群服務、社區衛生服務、養老服務、商業服務四個中心。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成功模式,讓張興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致富?!蓖鹾@苏f。
為落實鄉村振興促進法關于鄉村建設有關要求,江蘇啟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抓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任務,農村正朝著具備基本現代化生活條件的目標前進。
許昆林說,江蘇持續改善農村住房條件。把農房改善作為實施鄉村建設的重要任務,嚴格規范村莊撤并,尊重農民意愿,改善農戶居住條件,同步配套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在全面完成蘇北三年30萬戶農房改善任務的基礎上,今年啟動實施農村住房條件改善專項行動,將農房改善的范圍擴大到全省,有力有序推進1980年及以前建的農房改造改善,力爭用5年時間改善50萬戶以上農村住房。
要始終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
7月12日,在宿遷市蔡集鎮牛角淹新型農村社區,了解到這里正在進行農房改善,檢查組成員突然提出一個問題:“有沒有那種人家花了幾十萬元蓋好的房子又被拆掉的情況?”
“沒有。我們這里除了新建,就是舊房改建翻建。我們在工作中堅持尊重群眾意愿,建設‘舒適和諧’美好家園?!鄙鐓^負責人回答道。
該負責人介紹說,社區充分征求群眾對項目選址、戶型顏色等方面的意見建議,統籌推進統規代建和原址插建,合理確定新建和改建比例,同步規劃社區服務中心、衛生室、幼兒園等配套設施。
許昆林介紹說,江蘇落實鄉村振興促進法關于增加農民收入等要求,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中心任務,排查解決農村領域民生短板,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讓農民和市民不再有明顯身份界限、讓城鄉生活品質不再有明顯落差。
在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方面,江蘇超90%的義務教育學校達到省定辦學標準,義務教育鞏固率100%?;咀龅矫總€建制鄉鎮1所公辦衛生院、每個行政村1個村衛生室。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最低標準“十一連增”,達到每月187元。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640元,以設區的市為單位實現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
吉炳軒強調,依法促進鄉村振興,要始終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人民群眾是推動人類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廣大農民是推進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村現代化,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在大力發展經濟和進行社會建設的同時,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廣大農民的整體素質有很大的提高。